多方合力破除大學生培訓貸騙局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3年05月31日 09:45教育裝備網
據《工人日報》報道,畢業近一年,小張不僅沒找到工作,還背上了貸款,每月還貸1200元,至今尚未還清。調查發現,身陷培訓貸騙局的求職者遠不止小張一人。一些機構以“包就業”“拿高薪”“找不到工作就退費”為噱頭,誘導求職者向貸款機構借貸,用于參加崗前培訓,不少求職者因急于找到工作而落入圈套。
畢業生求職不成反而背上沉重的培訓貸,豈非現代版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此黑色幽默,讓人心生憤怒,背后是不法分子將剛出校園、急于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當成“韭菜”肆意收割。在就業形勢本就較為嚴峻的當下,還不時有機構設置陷阱為大學生就業制造障礙,著實令人意難平。這些“坑”如果沒有多方合力來填平,就會有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中招。
“包就業”“拿高薪”等噱頭確實誘惑不小,“找不到工作就退費”的話術也容易讓社會經驗并不豐富的大學畢業生放松警惕?墒,只要求職的大學畢業生擦亮眼睛、學校及時做好就業指導、相關職能部門嚴厲打擊治理、社會媒體大力推廣防騙宣傳,再高明的騙局也難以輕易得逞。
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今年的就業形勢尤為嚴峻。一些畢業生急于找工作,甚至出現病急亂投醫的盲目行為?稍僦币惨亮裂劬,對于一些招聘單位或機構描繪得天花亂墜的就業機會,尤其要多留個心眼,寧可緩一緩也不能讓自己的焦急心態被不法分子利用。對于那些聲稱要辦培訓貸款才能入職的招聘機構,不妨向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求證以驗明資質與真偽,別輕易在貸款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鑒于初出校門的畢業生社會閱歷欠缺,且他們的求職心態普遍焦慮,高校在就業指導上應更有針對性。除了組織招聘會、分享發布求職信息、指導簡歷填寫等常規舉措,在幫助畢業生擺正求職心態、緩解就業焦慮情緒和提高防騙意識上也要拿出實在行動,如舉辦求職經驗分享交流會、開設防騙小課堂等,讓廣大畢業生擁有從容的求職心態和識破騙局的火眼金睛。
培訓貸陷阱持續存在,說明監管存在一定的漏洞,在打擊治理上還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一方面,金融機構要主動加大對貸款培訓業務的審核力度,對于可能存在培訓貸陷阱的合同要進行重點監管,最大限度將騙局扼殺在萌芽階段;另一方面,對于已經暴露的培訓貸騙局,相關職能部門要依法嚴厲打擊治理,唯有出重拳才能形成足夠威懾,斬斷不法分子繼續套路大學畢業生的念頭。同時,對于上當受騙大學生權益的維護,如貸款合同終止、被騙款項追回等,要開通“綠色通道”,以免尚未就業的他們深陷泥沼、無力抽身。
治理培訓貸套路,三分靠打,七分靠防。全社會尤其是權威媒體,要大力做好防騙宣傳工作,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將不法分子的常見伎倆、培訓貸的常用話術、培訓貸騙局的嚴重后果以及上當受騙后的維權方式等公之于眾。一旦形成培訓貸人人喊打、培訓貸陷阱人人能防、培訓貸騙局人人能破的大環境,培訓貸的不法業務自然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培訓貸陷阱讓大學畢業生剛踏入社會就背上沉重的負擔,既阻礙了年輕人的發展,也影響了社會穩定,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只有多方合力來填“坑”,才能讓大學生重新輕裝上陣,求職之路走得更加平穩、成長之路邁得更加堅實。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