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更多高學歷技能人才脫穎而出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2年12月16日 10:07教育裝備網
據《浙江日報》報道,今年1月至11月,浙江省5700余碩博士考取技能證書,高學歷人才融入技能人才隊伍的趨勢顯著增強。技能人才是建設制造強國、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的博士、碩士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新趨勢,有助于緩解當下高技能人才隊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夠等問題。新趨勢的出現與國家人才戰略、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社會觀念轉變等因素密切相關。
高學歷人才加速融入技能人才隊伍新趨勢的出現,反映了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的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宏觀經濟社會背景之下,中國制造業在保持規模世界第一的同時,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先進制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對高學歷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高學歷人才加速融入技能人才隊伍新趨勢的出現,展示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就業結構的新變化。在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成為新增就業的主體,近幾年規模和增量屢創新高。疊加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現象普遍存在。就業整體形勢嚴峻復雜,結構性矛盾加大。高端制造業人才招聘規?焖僭鲩L,工業自動化、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制造業領域出現高校畢業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受此影響,包括名校博士、碩士在內的部分畢業生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入手,自發考取相關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有效提高自身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高學歷人才加速融入技能人才隊伍新趨勢的出現,折射了社會觀念轉變的一股新氣象。“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重學輕術”“重普輕職”等陳舊觀念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職業技能類教育的選擇。讀職業技術類學校、拿職業技術類證書和文憑往往被認為是上不了一流大學、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伴隨我國從人口大國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這一陳舊觀念正在被打破。18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擁有高學歷的博士、碩士們更易祛除舊觀念,快速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和呼喚。
為促使高學歷人才真正融入技能人才隊伍,政府、高校乃至全社會均需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并付諸相應的行動。
一是各級政府從戰略上高度重視高學歷技能人才的培養及儲備,切實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通過多部門之間的政策協同,努力彌補導致中高端產業發展領域普遍存在的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夠的政策短板,為教育、科技、人才、產業協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高等學校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不同層次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均需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的急需緊缺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專業,盡最大可能解決高技能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建設適應高學歷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課程體系,鼓勵碩士、博士在讀期間學好理論、做好研究的同時,努力提高技能水平,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強力推進產教研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深度參與校企合作,重視研究型與技能型相結合的高學歷復合型人才培養,探索復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個性化成長路徑。
三是營造全社會尊重、支持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以就業及薪酬引導社會觀念的變革及社會氛圍的重塑。完善以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以國家表彰為引領、行業企業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體系,努力使尊重、支持高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作者系華東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