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安全非小事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2年11月08日 10:10教育裝備網
在網上,入侵網課搗亂的行為被稱之為“網課爆破”或“網課入侵”。網課參與者泄露網課會議號和密碼,隨后搗亂者有組織地“入侵”在線課堂,通過強行霸屏、騷擾信息刷屏,乃至辱罵師生、播放不雅視頻等極端方式,惡意擾亂教學秩序!叭肭终摺北环Q為“爆破手”。新學期開學以來,“網課爆破”事件頻發。
據法治日報報道,近日,河南省新鄭市一名劉姓歷史老師上網課后在家中不幸去世。據劉老師家屬提供的視頻和圖片顯示,劉老師在上網課時,直播間被人故意播放刺耳音樂,有搗亂者惡意威脅,種種話語不堪入耳。目前,新鄭市公安局、教育局、網信辦等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結果將向社會公布。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公眾對“網課爆破”現象的關注,而其中反映出的線上教學秩序、教師權益保障等問題尤須重視。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一些學校不得不以線上網絡直播的形式開展教學,由此也面臨一些問題。凈化網絡空間、打造安全的線上教學環境刻不容緩。一般來說,使用在線教學軟件進行網絡授課,往往會設置相應的會議號和密碼。然而一些未成年人或其家長卻因長期線上教學產生負面情緒,將網課信息惡意傳播,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還有一些教師,弄懂線上教學操作方法已屬不易,他們不懂得如何過濾無關人員,甚至根本不會設置會議密碼。對此,校方、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作為,加強線上教學的制度建設,提升網課系統的安全性、便捷性、規范性,營造健康的網絡教學秩序。
當然,更要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網絡秩序、有效保障教師權益。網絡教學空間屬于“公共場所”,從刑事角度來看,“網課入侵”擾亂教學秩序、公然辱罵教師等行為已經涉嫌犯罪,可能構成刑法中的“尋釁滋事罪”“侮辱罪”,公然發布淫穢內容的則可能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從民事角度來看,辱罵教師可能涉及侵犯教師的名譽權等民事權利。對于網絡犯罪,廣大教師和學生要學會保留證據,必要時可以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益;要勇于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也可以通過“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進行快捷舉報,發揮法律的制裁作用,遏制猖獗的違法犯罪行為。
所謂的“網課爆破手”,有不少是未成年人。他們自以為是未成年人便無須承擔法律責任,將網絡空間當作了宣泄不滿、刷存在感和尋求快感的法外之地,反映出其公共道德和法治素養的缺失。這也表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仍任重道遠,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仍要常抓不怠,在教育法治建設的道路上仍需孜孜以進。希望相關部門和責任主體積極行動起來,盡快為線上教育打造一片凈土,還教師一片安心。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未成年人學校保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