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去留兩難,期待大學更多擔當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1月20日 09:58教育裝備網
由于疫情在國內多地又有抬頭之勢,大學生的寒假該怎么放,驟然成了讓學校與學生都感到糾結的話題。據《半月談》等媒體報道,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花式放假令”下,不少大學生發現寒假“想回不能回,想留留不下”。如何既讓學生過上一個安穩、安心的寒假,又保障好高校本身的防疫安全,是各地高校必須完成的挑戰。
2020年年底,就有多地政府向離家在外的游子們提出“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當時,許多大學生雖然充滿思鄉之情,但基于配合國家政策、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等考慮,都做好了寒假留校的準備。隨著寒假臨近,不少中低風險地區高校對學生提出了“非必要不留校”的要求,一時打亂了準備留校學生的計劃。
對一部分學生而言,寒假返鄉可能要面臨觀察隔離,以及節后難以返校的風險。然而,一些學校對于允許學生假期留校的程序和條件較為嚴苛。在相關報道中,有學生表示:留校審批流程上要求導師申請,而導師的標準很難界定,甚至只考慮自身工作的便利性。判斷學生是否“有必要留校”,要結合相關地方的疫情態勢和防疫要求,本著有利于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原則,而不宜僅僅出于學校或教育者的局部利益、個體利益。
然而,在爭議的另外一端,高校也并非沒有自己的苦衷。顯然,高校提出“非必要不留校”等要求,主要也是出于防疫方面的考慮。
河北、黑龍江等地的聚集性疫情,給當前的防疫形勢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高校在寒假期間將學生疏散出去,主要還是考慮到學校的特殊環境較難管理——如果采取封閉式管理,不僅成本高,也限制了學生必要的外出活動;而如果像周遭社區一樣,采取更開放的管理方式,學校又會擔心校內人群易聚集的特點造成病毒擴散。
對家鄉受疫情影響的學生而言,回家難、回家面臨風險,是無法回避的現實困境。而對學校而言,把學生都留在校內,并充分保障留校學生的假期生活,不僅需要投入相當數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也意味著比平時更大的責任壓力。
越是面對這種兩難處境,學校的管理者和上級主管部門越是要開動腦筋,以精準靈活的政策手段化解難題。某些學校發個通知,就將學生“攆出校園”,省事是省事了,但這并不能真正解決矛盾,而只是把矛盾推給了學生和他們的家庭。學生有家難回,總要有個地方可去,社會可能因此承受額外的負擔。
想要化解這種兩難,并非沒有別的辦法。一方面,學校雖然難以像平日一樣為全體學生提供后勤和防疫保障,但簡化學生申請留校流程、放寬留校標準,允許家庭位于中高風險地區或面臨特殊困難的學生假期留校,是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事;另一方面,對于沒有充分留校理由的學生,學校也可以提供更多關照,比如主動與其家人聯系,為其返鄉交通提供幫助支持,適當放寬其離校期限。
學生是教育最重要的主體,是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對象,高校不能把必須留校的學生當成工作負擔。其實,只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懷和溫暖,學生未必不能理解校方的困難。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一所高校如何對待自己的學生,不僅檢驗其工作效率和服務學生的水平,更體現著大學精神的成色。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