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美女,免费看av不卡,芒果视频成人app,中文欧美日本在线资源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star-power.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浙江: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1月13日 09:30教育裝備網

  日前,中央電化教育館公布了在線教育應用創新項目區域和學校名單。浙江省長興縣、紹興市柯橋區等5個區域和開化縣齊溪鎮中心小學、云和縣實驗小學等10所學校榜上有名,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一。

  “十三五”期間,我省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融合,不斷探索“互聯網+教育”新模式與新應用,引領和促進教育現代化。

  統計顯示,目前全省普通中小學生機比達到了3.46∶1,班級多媒體普及率100%,還有63.51%的學校開出了創新實驗室。得益于信息化管理與應用水平的提高,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綜合指數已連續4年位居全國首位。

  打造智慧教育環境

  在杭州市長壽橋岳帥小學,每位學生手中都有一支特殊的筆,大家喜歡稱它為“智慧筆”。有了這支筆,教師能夠實時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該校還利用5G網絡和AI技術,服務于精準教學和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峰指出,教育技術要為學生成長成才、人民群眾終身學習服務,要服務教育管理的智能化,服務教育教學的精準化,服務資源利用的個性化,通過技術提升教育智治水平,減輕基層和教師負擔,提升教育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過去5年里,我省全面推進智慧校園環境建設,構建泛在學習環境,已實現全省教育計算機網骨干網帶寬升級至5G,97%的中小學校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場所。我省還確定了123所機器人教學示范建設校、11所機器人和智能技術應用試點校、100個區域和學校整體推進智慧教育綜合試點等。

  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積極探索,為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奠定了基礎。通過整合各種資源,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全省域、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實現中小學生居家學習全覆蓋。實施下來,教學成效達到預期,學生和家長對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滿意度分別為82.9%和81.3%。

  “十三五”期間,我省還加速推進教育治理數字化轉型,啟動省教育廳數字政府轉型項目,全面推進教育公共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浙江教育政府服務網,實現高考證明等25項量大面廣的民生事項“一證通辦”。與此同時,我省還有序推進政府服務數據共享開放,建成了教育系統大數據倉和省市兩級教育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并通過“浙教釘”掌上辦公平臺和教育系統視聯網,實現了對教育領域核心業務的基本覆蓋。

  促進技術與教育融合

  先后被評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先進集體、浙江省首批機器人教學示范學校;245名教師都能熟練使用多媒體設備,會制作PPT;多名學生在全國和省市各類機器人競賽、電子制作奇跡創意大賽中取得好成績……這份耀眼的成績來自紹興市的一所農村學校——柯靈小學。

  只有促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持續深入融合,才能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作用。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王會軍說,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必須完善數字教育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跟蹤新技術發展,將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教育領域,加強數字教育的新基建。5年來,全省各地中小學校利用這些技術,對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了重構。

  麗水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聚焦精準課堂教學,提升全市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寧波市則在中小學普及應用新型教學場所,建立互聯網學校“甬上云校”,名師在線授課已呈常態化。

  一些高校也通過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產生了“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移動學習等新型教學方式。像浙江大學成立了“智云實驗室”,讓學校的教學、科研、校務、生活都“跑”在云上,實現全面云化、智能化。而溫州醫科大學則通過雨課堂智慧教學平臺,助推“金課”建設。

  構建資源共享新格局

  因為一根網線,金華市兩所學校的課堂被連接了起來。在一堂名為《探索紋樣》的美術課上,南苑中學和羅埠中學的教師緊密攜手,一方主講,一方配合,讓兩個班的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

  “十三五”期間,我省大力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通過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等行動,有效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截至目前,已實現全省所有縣(市、區)參與結對幫扶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受援結對兩個全覆蓋,全省共有3000余所、1600余對城鄉學校參與結對幫扶。

  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是關鍵。“十三五”期間,我省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近45萬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培訓;同時還舉辦了信息化領導力、信息化教學、網絡安全等專項培訓和研修活動,提升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今年,全面啟動了全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此外,我省還通過創建名師網絡工作室,將優質資源覆蓋到農村和偏遠地區學校,其中,省級名師網絡工作室平均規模超過1100人。“構建這樣一個高效運轉的網絡研修共同體,既能滿足廣大教師的研修需求,又能保障工作室活動有效開展。”省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莫世榮說。

  為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省教育廳還建成了以之江匯教育廣場為樞紐的數字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匯聚共享550余萬條優質資源,形成了“精品課程+特色應用+學習社區”覆蓋全學科全學段的優質資源體系。僅去年就新增微課視頻9000余個、中職公共基礎在線開放課程109門、數字校史館27個,建成覆蓋學前到高中的家長學校課程資源庫,推出數字資源694個,創建數字家校空間10個,全省家長注冊數突破132萬人。

  隨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形成,我省初步建成了教育大資源共享格局,從而推動城鄉教育向更加優質均衡發展。

(來源:浙江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凯里市| 抚州市| 云龙县| 建始县| 旬邑县| 乌海市| 甘谷县| 淮南市| 克什克腾旗| 汤原县| 大英县| 万年县| 海南省| 民勤县| 英德市| 鹤壁市| 瑞丽市| 竹北市| 札达县| 辽中县| 农安县| 孝感市| 宜城市| 宣武区| 梓潼县| 平乡县| 海晏县| 忻州市| 株洲市| 东兰县| 介休市| 富源县| 清原| 安义县| 金秀| 二连浩特市| 建德市| 太仆寺旗| 凤阳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