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職業教育在創新中走出“天津模式”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11月11日 13:41教育裝備網
“十三五”期間,作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天津職業教育深度對接產業升級和民生需求,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一基地三區”城市定位,瞄準“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天津特點、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技術技能積累、人力支撐和智力支持。
2015年,作為首個國家職教改革試驗區、全國唯一的國家職教改革示范區,天津再次升級為唯一的“國家現代職教改革創新示范區”。經過五年的發展,天津職業教育取得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改革創新成果,已經成為全國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創新的策源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先行者、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蓄水池、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新高地。近五年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博物館、國家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果轉化中心、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開發與制作中心、國家職業教育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等國字號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天津安排專項資金啟動實施職業教育提升辦學能力建設項目,支持中職學校完成現代化和國際化、提升實習實訓裝備水平等7項建設任務;支持高職院校完成骨干優質專業對接優勢產業群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10項建設任務,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創新職業教育制度等方面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2018年,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知名企業瑞士GF集團、德國卡爾蔡司公司、天津海鷗手表集團、天津市模具工業協會以及相關企業共建精密模具協同創新中心,為天津海鷗手表集團的民族品牌研發精密模具,并將研發過程轉化為教學資源,用于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同年,天津職業大學攜手林肯(中國),共同成立了“林肯(中國)天津技術培訓中心”,將企業最新的設備、技術、產品引進學校,引入教學。天津職業院校一次次與高端產業、頂級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和技術推廣等領域開展全方面合作,校企雙方在產教融合理念下不斷探索實踐“五業聯動”的發展新模式。“發揮‘雙高院校’資源優勢聚焦服務高端產業與產業高端,在人才培養、技術積累、技能培訓等方面,積極探索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相互聯動、協同發展。”市教委職教處處長李力說,這種職業教育創新模式正是天津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推進的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創設并連續舉辦“五業聯動”高端講堂27期,成立了7個市級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建了22個職教集團,成功打造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天津模式”。
天津職業教育在領跑全國的同時,也通過遍及世界各地的“魯班工坊”為世界貢獻職業教育“中國方案”,為配合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開發配套標準和資源,建立起從中等職業學校到高等職業院校再到本科院校,從技術技能培訓到學歷教育全覆蓋的職業教育輸出體系,向合作國家提供學歷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培養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魯班工坊”是天津市原創并率先主導推動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知名品牌。2016年,天津邁出了職業教育海外之行的第一步,在泰國成立首個魯班工坊。截至目前,天津職業教育分別在泰國、英國、葡萄牙、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柬埔寨、吉布提、肯尼亞、南非、馬里等亞非歐三大洲11個國家建成“魯班工坊”,開設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云計算、鐵道運營、中餐烹飪、中醫藥等12大類28個專業。除此之外,埃及、尼日利亞、烏干達、科特迪瓦、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的“魯班工坊”也正在快速推進中。目前,天津職業教育正在同步推進“魯班工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推廣建設成果、完善質量與評價體系,設計提出了“魯班工坊”建設聯盟工作辦法,為國內其他院校參與“魯班工坊”建設提供標準與示范。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