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辦學模式改革 推動基礎教育發展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11月11日 10:16教育裝備網
近年來,在教育部的正確指導下,遼寧積極順應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和人口政策變化的新形勢,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帶動輻射作用,大力開展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改革,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工作進程,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是政策引導,加強統籌規劃。為切實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擇校熱”等難題,我省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確定了“優質帶動,優勢互補,逐步覆蓋,共同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改革,補齊薄弱學校和鄉村學校短板,逐步實現覆蓋所有縣(市、區),惠及全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整體提升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有效縮小城鄉、校際差距。二是積極探索,謀劃多樣發展。截至目前,我省義務教育階段成立教育集團(聯盟)336個,成員學校1662所,2020年底前,我省義務教育階段的集團化辦學覆蓋率將達到50%。結合中小學辦學實際,各地相繼形成一批可學習、可借鑒的創新型教育集團化先進經驗和典型。構建多種辦學體制。“1+X”型集團化辦學模式在各地興起,以優質學校為龍頭,吸收薄弱學校組建緊密型或松散型教育集團,通過管理重構、資源重組、體制創新,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帶動輻射作用,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拓展和增值。創新管理機制。各地集團學校積極變革辦學理念,探索融合發展之路。培育特色課程集群。在教育集團化探索中,我省基礎教育領域多所名校通過自主研發,積極打造屬于本集團的特色“校本課程集群”,實現集團的“亮點工程”。建立集團教師“蓄水池”。集團統一教學管理、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研活動、統一教研要求與考核評價,最大限度地互補、優化了教師資源。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改革使薄弱校和農村校校際間差距不斷縮小,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升。全省110個縣(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差異系數均達到了國家標準。二是實現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通過集團化辦學等多種辦學模式改革,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的輻射作用凸顯,集團學校齊頭并進,優質學校實現擴容,薄弱學校得以提升。三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集團化辦學背景下,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呈現出盤活名師資源、校際交流共享、質量螺旋上升的良好態勢。四是推動“五育并舉”高質量發展。集團化辦學強化共創理念,共享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資源,教育集團內各成員校良性互動,體美勞教師共研教學,共同管理,統籌規劃。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