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美女,免费看av不卡,芒果视频成人app,中文欧美日本在线资源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star-power.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迪慶:教育照亮小康路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11月02日 09:33教育裝備網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嶄新的校園破土而出,圖書、計算機、實驗儀器、電子白板等設備一應俱全,以前連做夢都想不到的網絡遠程教室、遠程課堂等,如今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已成為現實。

  迪慶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國家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受自然和歷史條件的影響,迪慶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近年來,迪慶州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中“兩不愁三保障”的“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任務,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教育事業發展全局,教育脫貧不斷取得新成效。迪慶州于今年5月實現整體脫貧。

  科學調整布局規劃,改善辦學條件

  陶喻丹今年剛上一年級,看見寬敞明亮的教室,豐富多彩的活動,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新學校。“喻丹的哥哥也在保和鎮二小,吃得好,學得好,我們家長很放心。”陶喻丹的爸爸說。

  陶喻丹和哥哥在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保和鎮第二完全小學就讀。根據維西縣學校布局調整規劃,2020年春季學期,保和鎮二小搬遷至現在所在地。

  “最好的建筑在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校園”已成為迪慶州各族人民的共同感受。

  2010年,迪慶州開始啟動教育綜合改革。按照“州辦高中、縣辦初中、鄉鎮辦小學”的集中辦學思路優化結構、調整布局,在均衡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近年來,迪慶州持續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抓實教育經費保障,“堅持兩個只增不減”,確保教育資金及時、足額用于教育事業發展。2015年以來,迪慶州啟動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教師周轉宿舍、義務教育“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工程、“三區三州”教育脫貧攻堅項目等教育專項工程,累計投入教育專項建設資金22.26億元。投入教育信息化專項資金5586萬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目標,全州中小學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我州緊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工作目標,堅持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促進教育公平、助力脫貧攻堅、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大投入,調整優化學校布局,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縮小城鄉差距,推進義務教育協調、均衡發展。實施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實現中小學校辦學條件‘20條底線’全面達標。2017年實現轄區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61%。”迪慶州教育體育局局長馮金祥說。

  14年免費教育,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

  每年開學,迪慶州德欽縣第三小學校長和永強都會給一年級新生們上一節感恩課,他會問同一個問題:“孩子們,大家每個月有高原農牧民子女生活補助270元,營養餐補80元。大家算算我們小學6年,國家要給我們投入多少錢?”孩子們不知道,有孩子大膽地猜:“校長,幾千元吧?”和永強告訴孩子們:“一年補助10個月,一年就是3500元,6年就是2.1萬元。”和永強特意拿來2萬多元的現金,讓孩子們感受一下。孩子們驚呆了,也對國家補助有了深刻印象。

  “迪慶州實施了14年免費教育,一年級學生雖然小,也要讓他們懂得國家對他們的投入。”和永強說。

  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迪慶州全州開始實施14年免費教育,學前教育幼兒資助、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及營養改善計劃、高原農牧民子女生活補助、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和免除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及住宿費、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校內資助等各類資助政策同步落實。迪慶州實現了學生資助全覆蓋,做到應助盡助,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扎史達瓦是迪慶州德欽縣拖頂鄉拖頂村下哼小組村民,2013年家里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曾一度猶豫是否讓孩子們放棄學業。“得益于國家資助政策,大女兒順利考上大學并回到家鄉幼兒園任教。”扎史達瓦說,現在,二女兒在云南民族大學讀大三,長子在德欽中學讀初二,他倆同樣享受著國家各項教育惠民政策,沒有后顧之憂。

  “為了全面落實教育惠民政策,我們對各項資助精準管理、精準認定、精準資助。”馮金祥說,“2015年至2020年6月,全州累計下達資助資金10.6億多元,受益學生41.4萬多人次。全州適齡兒童少年上學難、因貧輟學的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

  控輟保學,讓孩子留得住學得好

  “上初中后,我對學習不太上心,成績開始下降,經常逃學。但是老師像父母一樣關心我,經常找我談心,我不能辜負老師們的一片苦心。”迪慶州維西縣第二中學初三學生豐平曾經想輟學,最終,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回到校園安心讀書。他說:“我想好好學習,考個好高中,以后當老師。”

  控輟保學是教育脫貧攻堅的難點,迪慶州多措并舉,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中“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任務,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推進控輟保學工作。馮金祥介紹:“全州上下把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作為‘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內容之首,州委常委會、州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控輟保學工作,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和督促落實,分管領導專題研究并約談排名靠后鄉鎮。”

  迪慶州強化工作措施,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控輟保學工作實施方案》《控輟保學九項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方案和措施。對控輟保學工作實行月通報、月督查和約談制度,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失輟學學生“清零”專項行動。以“找得著、勸得回、留得住、學得著”為主要目標,多部門聯動,組成專項工作組,深入基層,深入輟學學生家庭,一對一勸返,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零輟學”目標。

  目前,迪慶全州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77%,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輟學生和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因貧失學輟學。

  對口幫扶,提升教育質量

  邵鈞從上海到迪慶掛職迪慶州政府副秘書長已經一年半時間了,專門對接東西部協作項目。2004年起,上海市對口幫扶迪慶州,16年來上海市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支持迪慶教育事業發展,從教師支教、培訓、項目建設、學生資助、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給予迪慶教育大力支持。教育對口幫扶,是邵鈞的重要關注點之一。“上海有句俗話叫‘窮人翻身靠書包’。抓教育扶貧,是真正意義上的打基礎、管長遠。”邵鈞說。

  邵鈞介紹,“十四五”期間,上海對迪慶幫扶將實現兩個轉變。“一是由硬件設施向能力建設轉變。探索組建各學科名師工作室,通過教師專家團隊赴滇講授、遠程輔導等方式,著力提升迪慶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育質量。二是推動教育幫扶由義務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已經對接上海職業教育集團。讓迪慶孩子有立足社會的一技之長,穩定就業是防止返貧的重要一步。”邵鈞說。

  除了東西部協作有序推進,省內的教育幫扶,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迪慶教育脫貧。中小學教師置換培訓項目選派省內外優質教師到迪慶州各級各類學校支教,置換本地相應學科教師到省內外名校跟崗學習,目前已實現交流置換5次共計360名教師。迪慶州內,也進行了教師交流置換。迪慶州香格里拉市紅旗小學每年都會以教師置換的方式和香格里拉市11個鄉鎮進行對口支援,近年來已陸續派出34名教師交流。

  昆明、玉溪、曲靖三市探索開辦了省內迪慶高中班,利用三市優質教育資源,幫助迪慶培養優秀高中生。2016年至2019年,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省內迪慶高中班共培養迪慶學子453人。

  依托國家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等招生傾斜政策,省內相關高校招生計劃向迪慶傾斜政策,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農業大學3所高校連續6年對迪慶州實施專項招生計劃,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也從2017年開始對迪慶州實施專項招生計劃。自實施專項計劃以來,迪慶州共向省內優質高校輸送迪慶專項計劃就讀學生1306人。2020年,迪慶州高考本科上線率達51%,大學本專科總上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考上大學的孩子,不僅能帶動自己家庭脫貧,還能反哺家鄉發展。我們也正在正確引導和積極鼓勵學生畢業后就業創業和服務迪慶,為進一步加快迪慶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長治久安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馮金祥說,“我們迪慶州脫貧攻堅任務雖然告一段落,但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是一個漫長和艱巨的過程。我們將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方針,認認真真辦好迪慶教育,讓人民群眾能真切體會到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得到教育發展的實惠。”

  迪慶,在藏語中是“吉祥如意的地方”,迪慶的教育改革發展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上好學。教育脫貧攻堅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迪慶人民也將過上更加吉祥如意的生活。

  (迪慶州報道組成員:張春銘 項佳楚 徐倩 執筆:張春銘)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建阳市| 绿春县| 得荣县| 新安县| 赞皇县| 景德镇市| 两当县| 尖扎县| 台湾省| 巴彦淖尔市| 互助| 榆林市| 胶州市| 喀喇沁旗| 锦屏县| 连云港市| 重庆市| 承德县| 九台市| 清涧县| 清水河县| 永德县| 博白县| 禹城市| 基隆市| 三都| 康保县| 尼玛县| 饶阳县| 同江市| 漠河县| 莱州市| 翁源县| 新乡市| 府谷县| 紫阳县| 浮梁县| 丰台区| 衡南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