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扎實有效推進課后托管工作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10月15日 10:19教育裝備網
小學生課后校內托管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關系到廣大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廣大家長的切身利益,是解決家長后顧之憂的重要舉措。為妥善解決“放學后孩子去哪兒”問題,平度市以“填補家庭教育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空白”為出發點,堅持“家長自愿、互助共贏,陪伴成長”的原則,課后托管在全市小學全面“開花”,有序推進。
一是試點+全面,高標準推行。根據實際情況,平度市教育和體育局深入50余所學校調研,與1500余名教師家長座談,充分征求意見建議,制定并印發了《平度市小學課后校內托管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托管時間、服務內容、組織形式、管理制度等。在實驗小學、南京路小學、蘭底小學等試點成功后,進一步健全完善實施細則,并按照召開動員會、家長申請、學校核準公示、均衡編班等程序有效推行。
二是共性+個性,高水平共育。課后托管不僅是解決“看孩子”的問題,還包括更深層次的素質教育和習慣養成。平度市教育和體育局根據學生及家長意愿,科學指導學校,將課后托管分為了兩大形式。部分學校采用周一至周四看護學生完成作業為主,周五托管與十個一工程有效結合,大力開展各種活動,目前已開展各類社團200余個;另一部分學校緊密圍繞十個一工程,推行“1+N”模式,“1”指課后作業,“N”包括文化課拓展訓練、自主閱讀,以及手工、藝術、科普、體育、游戲等興趣活動,將托管服務與教育活動結合,讓孩子的興趣特長得以發展,好習慣養成得以持續。同時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結合各自特長,如武術、剪紙、泥塑等,為孩子上課。探討拓展校外活動,家委會和老師“手拉手”開展研學、社會課堂活動等,開拓學生眼界思維,鍛煉學生能力。
三是學校+村委,高質量服務。平度市蘭底小學、古峴小學等鄉村小學依托社區和村莊,設立鄉村“課后小學堂”,進行免費“課后集中托管”。村委幫助協調學習場所、設施,村干部、家長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日常管理,學校教師志愿者參與指導,退休教師、民間藝人及大中專學生等也紛紛加入,為小學堂貢獻力量。鄉村“課后小學堂”嚴格落實自愿參加申請制度、安全公約簽訂制度、值班制度等,將“一定一不定”的具體要求(接校車的時間固定,最后一個孩子離開的時間不定)落實到位,讓每一個孩子“高高興興地來,安安全全地回家”。
目前,平度市119所小學(含學區小學)已全面開展課后托管工作,受惠學生41397人,占學生總數64.73%;小學教師參加托管工作4482人,占小學教師總數78.43%。平度市以有溫度的課后托管為重要載體,有效破解了學生放學“無處可托”、家長“無空可接”的難題,同時讓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了有效延續,在保質保量完成作業的同時,拓展提升綜合素質,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