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怎樣適應當地教育發展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10月09日 09:38教育裝備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圍繞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教師隊伍素質得到了整體提升,教師待遇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也應該看到,受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因素的影響,城鎮和鄉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仍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比如教師編制緊缺現象依舊存在、師資配備比例不合理、區域教育發展不均衡、教師待遇普遍較低等。
城鎮和鄉村教師隊伍水平直接影響到當地教育的發展,也影響到教育脫貧攻堅的實際效果。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如何有效解決城鎮和鄉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值得深思。
建議深化教師隊伍編制改革。根據中央出臺的各項政策舉措,加強省、市、縣聯動,全面落實“縣管校聘”,在現有編制總量內考慮跨縣域、跨地區、跨部門統籌協調編制,縮短編制測算的周期,做到退補平衡、有編即補。編制核定時,在考慮生師比、班師比的基礎上,探討增加校師比指標,規定一所學校師資的下限,保證教育均衡。招聘時建議對臨聘教師、優秀畢業生采取政策傾斜,同時兼顧學科均衡,保證一定比例的緊缺學科教師編制。
建議優化教師資源配置。落實“縣管校聘”等政策,促進縣域內教師隊伍的良性流動。廣東省實行縣域內中小學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制、教師聘期制、校長任期制、教師鄉鎮走教制等一系列舉措。山東省在學區內推行音樂、美術、體育等緊缺學科教師走教制度。
建議切實提高教師待遇。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進一步推動績效工資精細化管理。完善行政人員工資標準,綜合考慮校長、行政干部、班主任的工作量,由縣財政單獨劃撥崗位津貼,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補貼。二是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建議建立城鎮、鄉村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制度,加強物質、精神雙表彰,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建議關心教師身心健康。一是劃撥專項經費,完善體檢制度。二是關心教師心理健康。在學校配備圖書室及相關活動設施,豐富教師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教師心理咨詢中心。
建議加強教師培養、培訓。一是加強教師培養力度。增設師范類本專科專業,擴大師范生招生比例和培養規模。鼓勵教師參加在職學習,提高學歷層次。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充分發揮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的作用,建立健全定期、定點培訓機制。針對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現狀,定期舉辦緊缺學科教師培訓班。三是加強校際聯合體建設。比如河北省開展城鄉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共享課程體系、教案設計、教師培養管理等優質資源,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建議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能力。一是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教師應增強責任心,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關注學生思維方式、心理情感等因素,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二是提升在線教學能力。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要求,在線教學成為新的教學需求,并將成為未來教學發展的新趨勢。在統籌國家、地方相關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建議加強教師網絡教學能力培訓。教師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互動性,同時加強課外交流輔導,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