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文件 嚴格規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9月29日 13:38教育裝備網
9月2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于嚴格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八個方面29條細化舉措。
《意見》印發的背景是什么?為進一步嚴格規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意見》出臺了哪些硬招?記者就此采訪了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
質量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提出,要嚴格加強質量管理。質量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說,近年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及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并采取了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等一系列措施,監督和指導學位授予單位不斷改進質量保證制度,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
“總體上看,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保證學位授予質量的主動性在不斷提高,相關制度在不斷完善。但是近年來仍有一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關于研究生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的負面新聞。”該負責人指出,這些個案問題暴露出的,很多是部分學位授予單位培養條件建設滯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嚴格、導師責任不明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較薄弱、學術道德教育不到位等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問題。
“《意見》是對已有質量保障制度的細化、深化和可操作化。”該負責人表示,此次印發《意見》,旨在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從進一步規范管理入手,強化底線意識和質量意識,加強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嚴格執行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質量控制,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高。
敢于讓不合格學生畢不了業
在教育部9月22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解讀教育部等三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時表示,要加強學風建設,敢于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
“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歸根結底要體現在每一名研究生嚴格自律和自我提升上,要靠每一個學位授予單位嚴格把關。現在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制度執行不嚴格、不到位。”該負責人說。
《意見》強調,學位授予單位要建立健全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等組織,充分發揮學術組織在學位授權點建設、導師選聘、研究生培養方案審定、學位授予標準制定、學術不端處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明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責部門,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位授權點數量等,配齊建強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務隊伍,加強隊伍素質建設,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意見》以學位授予單位為責任主體,要求根據情況的新變化、新要求,對有關制度進行補齊補強,加強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的全過程質量管理,特別是要前移質量關口,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該負責人說,同時,導師要切實履行立德樹人職責,管理部門要把抓督查、抓執行貫穿管理全過程,堅決給學位“擠水分”,防止“走過場”“做虛功”。
全過程嚴格研究生質量管理
“研究生培養是由多個環節相扣而成的,薄弱之處往往就是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痛點難點。”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說,首先要嚴把招生考試關,落實招生主體責任,對標國家教育考試標準,進一步完善自命題工作規范,確保招生工作規范透明。
其次是強化質量標準,按不同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參照有關文件統一要求,根據本單位辦學定位及特色,細化學位授予質量標準,以及學位論文規范、評閱規則和核查辦法。
三是嚴格執行學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抓住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之處,細化流程、壓實責任,實行論文答辯向社會公開制度,避免答辯流于形式,做好關鍵環節記錄歸檔。
在強化階段性考核方面,《意見》提出要前移質量檢查關口,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嚴格規范學籍年限管理。
在強化導師質量管控責任方面,《意見》明確,導師可根據開題、中期考核等關鍵節點考核情況,提出學生分流退出建議。導師不能安排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學位授予單位要把良好師德師風作為導師選聘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準。同時,要完善導師和研究生對處理決定的申辯申訴處理機制與規則,建立正當權益保護和救濟機制。
對學術不端行為,《意見》堅持“零容忍”。根據《意見》,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工作將納入國家教育督導范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將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該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運用多種監管手段,與學術懲戒并行,對違反規定踩“紅線”、闖“底線”的事件“零容忍”,依法依規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于問題嚴重的學位授權點,將堅決依法依規撤銷學位授權。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