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美女,免费看av不卡,芒果视频成人app,中文欧美日本在线资源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star-power.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互聯網如何為教師發展賦能——從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透視平臺建設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9月16日 09:30教育裝備網

  “學校通知上網課,可教案全在學校,無米下鍋呀!”

  “我都快50歲的人了,對互聯網一竅不通,咋給學生上網課呀?”

  今年年初,“停課不停學”的消息傳來,浙江省吳丹青名師網絡工作室主持人、杭州市下城區教育學院語文特級教師吳丹青收到了來自不少同行的求助信息。吳丹青緊急召集工作室核心成員,短短7天里組織了5場線上教研活動;同時,她趕在開課前制作了29節網絡教學示范微課上傳至“浙江名師網”,為廣大教師解憂。

  記者在調研全國31個省份及部分市縣的名師工作室建設情況時發現,盡管許多區域建有相關網絡平臺,但多用于宣傳成果、展示名師風采,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相比之下,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有什么不一樣?

  組織“大而不散”,架構秘訣是啥?

  在浙江,有36.75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名師網絡工作室學習,每兩位一線教師中就有一位是名師網絡工作室的學員。截至今年8月,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已開展研修活動18511次,發布討論話題60萬個、原創教學資源393萬件。不論是參與教師數,還是活動數、資源量,浙江名師網絡工作室在全國名師工作室中都毫無疑問地位居前列。

  據統計,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的平均規模超過1400人。問題隨之而來,一位名師指導上千名一線教師,和普通名師講座有什么區別?研修會不會流于“走馬觀花”?

  “‘名師網絡工作室’不是簡單地把名師搬上‘浙江名師網’就行了,一定要構建一個高效運轉的網絡研修共同體。”在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辦公室主任莫世榮看來,“1位名師+10位學科帶頭人+100位骨干學員+若干網絡學員”的四級組織架構,既能滿足廣大教師的研修需求,又能保障工作室活動有效開展。

  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名師工作室項目辦負責人沈清告訴記者,學科帶頭人都是擁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主要向工作室主持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打磨自身特色教學風格,同時還要指導10名左右的骨干學員。骨干學員一般是中青年教師,需求集中在聽課、磨課和讀書交流。

  至于網絡學員,則既不限制人數,也不規定硬性任務。“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同網絡學員的需求很不一樣。有的老師就是想下載教案學案等資源,有的喜歡看名師微課,有的想成為骨干學員甚至是學科帶頭人。這些我們都是歡迎的。”沈清解釋說。

  網絡工作室會完全拋棄線下教研嗎?

  工作室活動搬上“云端”,參與人數沒了限制,時間成本也大大降低,普通老師有機會得到名師一對一指點,但也有質疑的聲音:名師和學員之間隔著屏幕,交流效果存疑,工作室真的能有效開展工作嗎?

  名師網絡工作室,完全拋棄了線下教研活動嗎?

  事實上,名師網絡工作室并非完全拋棄線下活動。數據顯示,在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2019年開展的研修活動中,線上活動占38%,線下活動占24.3%,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占37.7%。

  “我們雖然叫‘名師網絡工作室’,但決不排斥線下活動。我們要求各個名師工作室充分利用‘浙江名師網’這個平臺,把線上線下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沈清說。

  據介紹,一次“線上—線下—線上”模式的研修活動可分為3步:第一步,名師和學科帶頭人上傳活動說明和理論文章,學員們提前準備;第二步,主持人與現場學員一起交流,重點是線上表達不夠直觀的內容,例如觀摩課;第三步,線下討論不夠充分的內容,還可以在線上繼續展開。

  當線上活動不再只是錦上添花,當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緊密融合,一批善于應用新技術的“后浪”涌現出來。其中,當屬嘉興市當湖高級中學歷史教師張勇的經歷最具故事性。

  2008年,因所在學校的高中部取消,教歷史的張勇隨之“賦閑”。轉折發生在2015年,張勇加入戴加平名師網絡工作室,擔任工作室主頁的技術總監。一節《瑰麗的夏宮》公開課,張勇用3D電子地圖展示了立體直觀的頤和園,突破了傳統教學“知識點零碎”的難點,讓他在嘉興歷史教學領域“一戰成名”。如今,張勇已經由“管網頁的張工”,成長為引領一批青年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張老師”。

  評價體系敢不敢對名師“開刀”?

  記者調查發現,長期以來,評價體系不完善、不科學,一直制約著名師工作室的發展。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桑國元坦言:“有的名師已經遠離教學一線,只是掛牌收徒,工作室沒有什么實質性活動。可到了年底考核,大家把材料一交,‘用心做事’的團隊和‘掛牌收徒’的團隊都是合格,很容易誘發‘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浙江的評價考核,真敢對名師“開刀”?

  浙江真的敢。2019年,該省培育266個省級名師網絡工作室,有48個未通過年度考核,通過率八成。

  據介紹,浙江主要從5個方面考核名師網絡工作室建設情況:搭建“1+10+100+N”團隊、每年組織至少10次教研活動、建設一系列優質課程資源、開展名師送教活動以及自選項目。“明確的評價標準就擺在那里,某個工作室如果沒有足夠的教研活動,沒有扎實的團隊成果,就算主持人的名氣再大,也不會通過考核。”莫世榮說。

  盡管明確了評價標準,但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工作室活動存在很大差異,教育主管部門沒有三頭六臂,能考核得過來嗎?

  “專業的事,一定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沈清表示,浙江省教育廳委托教育技術中心以政府采購服務的形式面向高校招標,引入杭州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3所高校的專業團隊,分別承擔建設義務教育(含學前教育)階段名師工作站、普高段名師工作站、職高段名師工作站。3個名師工作站不僅主持考核評估,還負責“浙江名師網”的信息審核,定期組織專題培訓、課題研究和組團送教。

  除了高標準、專業化的年度考核,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過程性評價也是浙江名師網絡工作室組織管理的一大特色。打開“浙江名師網”,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名師工作室的排行榜——誰的教研活動多,誰的課程資源多,誰的成員參與積極,一目了然。

  位于排行榜榜首的,是小學美術特級教師章獻明工作室。談及“獨占鰲頭”的“秘訣”,他笑著說:“這還要歸功于整個工作室核心團隊,他們會關注工作室哪些板塊比較受學員歡迎,其他工作室又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取長補短。老師們進入工作室主頁,一定不會空手而歸,人氣自然就高。”

  “我們希望能透過數據去尋找教師專業成長本身的東西。”浙江省普高段名師工作站站長、浙江師范大學教授阮高峰表示,既要利用數據,又不能“唯數據”,名師工作站每年都會組織實地調研,結合排行榜結果,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評估工作室成員培養成效,并據此差異化發放年度獎勵經費。

  “在這種考核激勵機制中,領先的工作室有動力,中間的工作室有對標,落后的工作室有壓力。主持人和核心成員的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這不單是錢的問題,更關乎整個團隊的榮譽,不能拖團隊后腿呀!”浙江省義務教育(含學前教育)段名師工作站站長、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童富勇說。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乐安县| 湛江市| 荔波县| 白银市| 和林格尔县| 澜沧| 广汉市| 延津县| 安泽县| 太谷县| 南安市| 读书| 清苑县| 丹东市| 金昌市| 平舆县| 明星| 齐齐哈尔市| 丹寨县| 武平县| 巴林左旗| 福安市| 桐庐县| 南木林县| 巴中市| 驻马店市| 济宁市| 罗城| 宝鸡市| 黑山县| 余庆县| 永春县| 合水县| 高淳县| 福泉市| 镇远县| 临夏县| 随州市| 德安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