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學段特點 強化育人功能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9月14日 14:14教育裝備網
“中小學勞動教育要把勞動和教育結合起來,重視勞動的教育功能。要讓勞動充滿樂趣,使學生喜愛勞動,養成勞動習慣。”在日前由中國教育學會等單位主辦的《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的發言引發與會者的廣泛共鳴。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進行了全面部署。圍繞著意見在落地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問題,與會專家展開了研討。
“勞動教育要依據年齡段、學校所處區域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不斷豐富勞動教育的內涵。”原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鄭增儀認為,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要賦予地方更多探索空間,因地制宜開展勞動教育。
顧明遠表示,開展勞動教育要循序漸進,小學低年級可以從事生活勞動,小學高年級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生產勞動和社會服務勞動。中學的勞動教育要以生產勞動和社會服務勞動為主,使學生懂得勞動創造的價值,懂得關心社會、關心他人。
“如果說小學、初中階段的勞動教育以感性、體驗式為主,那么高中階段的勞動教育必須要有知識含量、具備挑戰性,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育人功能的問題。”山西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張卓玉進一步解釋道,當高中生從事了某項帶有服務性質的勞動后,應該引導學生與生產勞動作比較,體會兩者對勞動者素養需求的不同,并引導他們思考提高服務質量的技術因素、組織因素、文化因素等。
開展勞動教育,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高書國坦言,目前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尚存在人數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必須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勞動素養和勞動技能,從而正確處理知識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關系。
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林炎志認為,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聘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成為勞動教育的師資,增強勞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