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如何促進孩子養成健康習慣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8月10日 11:32教育裝備網
在日前舉行的“健康中國行動·健康有我——中小學健康促進活動”云訪談活動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指出,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于孩子健康生活方式養成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家校與社會共同參與孩子健康習慣的養成,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奠基。
王登峰表示,學校、家庭、社會包括學生本人,都會對他們的健康帶來非常直接的影響。首先,學生本人是其自身健康的主要責任人,理應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同時,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要幫助他們去承擔責任。最關鍵的就是要讓他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起居、作息、飲食,以及合理安排每天的學習、娛樂、體育鍛煉和休息時間,真正形成一種習慣。而好習慣的形成,并不是說一句就能做到,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包括學生本人共同努力來達成。
從家庭來講,一方面,家長要更多地關心孩子,要去幫助他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比如寫作業、看電視、玩游戲等都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另一方面,從家長來講,要形成一個新的價值理念,也就是我們講的學校體育要移風易俗,家長要轉變對學生體育鍛煉的認識:一是學生體育鍛煉不會影響到他的文化課學習,鍛煉好了反而會促進文化課的學習。二是對于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講,沒有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他的成長是不完整的。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學各種各樣的文化課以及技能,但我們希望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夠經常帶著孩子去參加體育鍛煉、去參加比賽,這是我們對家長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
從社會來講,也要營造一種鼓勵學生、青少年更多參加體育運動的氛圍。社區里面體育活動的場所和器材,目前來看主要還是為中老年人服務,如健身場所,包括健身步道。將來可能就要有更多的適合兒童青少年的小型賽事以及小型游戲活動的場所,鼓勵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
而對學生來講,要真正認識清楚,你是你健康的主人,而你的健康不僅僅會使你的體質健康水平提高,也是你未來能夠全面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是你能夠承擔起未來你的家庭和關心照顧父母的一個基礎,也是你能夠為國家和民族作出貢獻非常重要的基礎。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