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蘭山區打贏小區配套園攻堅戰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8月03日 11:27教育裝備網
“這所幼兒園當初雖然月收費高達3000多元,但為了孩子我們還是報了名;如今普惠了,辦學條件沒變,教師還是原來的,一個月能省2000多元,我們可滿意了。”日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某小區配套園家長高興地說。
去年年初,國家啟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蘭山區作為臨沂城區核心區域,需治理的城鎮小區配套園有118所,約占全市治理任務的40%,數量多,并且涉及的主辦方、收費等問題更復雜。
為做好此項工作,該區教體局實施“雙軸作戰”“六子合圍”工作法,努力擴充公辦及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資源總量,有效解決老百姓“入園難”“入園貴”難題,下力氣化解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蘭山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金鋒介紹,“雙軸作戰”的縱軸是堅持市、區、鎮街、社區四級聯動;橫軸是部門聯動,住建、發改、公安、法院、市場監管、自然資源和規劃等各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協調推進。“民辦園轉為普惠園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每所園都可能是一個必須下功夫理清的線團,建好縱橫交錯的工作軸有利于快速有效推進治理格局的形成。”
據了解,“六子合圍”工作法指的是“拉單子、開方子、樹牌子、拔釘子、收尾子、兜底子”。做好治理工作,首先在于“拉單子”。當地對轄區幼兒園進行逐一摸排,列出清單,確保不漏一個,同時公布舉報電話,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廣大市民監督作用,做到“應治盡治”。
有了詳細的工作底子,下一步就是要“開方子”,當地堅持“分門別類、分園施策、一園一案”。例如,還建社區配套園由社區負責整治,開發小區配套園由住建局牽頭。各部門和鎮街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調動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整治任務重,情況復雜,蘭山區注重用好示范“樹牌子”,由市長、區長親自做工作,鼓勵有影響力、信譽好的開發企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該區對主動移交的10家大型企業進行公開表揚,對率先普惠的41所小區配套園進行授牌表彰,以先進引領后進的方式推動工作取得突破。對個別拒不配合的開發商,由公安、住建、教育、市場監管和鎮街聯合執法,堅決予以“拔釘子”。區政府分管同志召集各執法部門依法對實施堵門、停水停電的物業按尋釁滋事處置,全力支持幼兒園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其合法權益。對存在觀望、僥幸心理的開發商再約談,加快治理進度。
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治理工作得到了較快推進,但還有一些幼兒園沒有進入普惠機制。今年年初,針對40余所尚未普惠的幼兒園,蘭山區做好“收尾子”工作,逐一下發整改通知書,通過無證園清理整頓、年檢整改、專項督查等方式進行治理。
當然,治理工作既需要堅決的態度又不應簡單化,要有暖人的溫度,當地政府通過“兜底子”來實現擴資源、促規范,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為此,當地配置配套園治理專項補助資金1500萬元、公辦及普惠性民辦園上半年生均公用經費共2354萬元,并對已建成的普惠園開通綠色通道,集中辦理辦學許可113所,新認定普惠性民辦園297所。同時,扶持幼兒園升類達標,新認定省級二類幼兒園143所、省級示范園5所。
截至6月底,蘭山區已基本完成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任務,全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了51%,公辦園占比提高了18%,并實現了流動兒童“無門檻、同待遇”入園,提升了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發展的獲得感。
目前,該區正進一步鞏固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成果,提升保教質量,努力把幼兒園辦成家長認可、孩子健康成長的幸福樂園。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