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同心前行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7月06日 10:30教育裝備網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 景李虎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出臺《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指明了方向。各地如何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推動教育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本報今天編發北京市等8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談落實《意見》精神的署名文章,敬請讀者關注。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東教育系統積極貫徹落實《意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劃,扎實推進粵港澳教育合作發展,為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教育示范區、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作出應有貢獻。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作為廣東加快和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重要舉措。廣東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臺了教育對外開放的系列文件,切實按照“中央要求”“港澳所需”“廣東所能”,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創新發展。
第二,加強統籌規劃,積極穩妥引進世界知名大學來粵合作辦學。大力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和特色學院特別是港澳知名高校,是廣東高等教育實現“彎道超車”的有效途徑,也是港澳高等教育融入內地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的重要支撐。廣東已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含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機構)12個(含不具有法人資格),經教育部批準或備案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84個。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一批港澳高校與大灣區內地有關城市的合作也在全力推進中。
第三,完善政策措施,全方位加強港澳學生就讀服務保障工作。在基礎教育領域,出臺落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或居民隨遷子女在大灣區內地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考的政策措施,保障其同等享受居住地基本教育公共服務;支持設立和規范港澳子弟學校(班),滿足多元教育需求。在高等教育領域,拓展招生途徑,研究實施香港副學位學生到廣東升讀本科工作,對港澳學生到大灣區升學予以更多支持和服務。
第四,夯實合作聯盟,提升粵港澳教學科研合作成效。廣東將進一步支持三地高校開展高水平科研合作和聯合科研攻關,推進三地高校學分互認和課程對接、科學成果轉化,支持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職業訓練局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探索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貫通培養模式,有效提升三地高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合作成效。
第五,強化專業引領,扎實做好粵港澳教師交流培訓工作。加強粵港澳教師、校長交流培訓工作,是促進三地教育專業水平提升的共同要求。廣東已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聯盟、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粵港澳中小學校長論壇等多個教師交流平臺;已打造粵港語言教師(普通話、英語)培訓項目、香港英文教師內地協作項目等培訓品牌項目。
第六,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粵港澳三地師生交流交心。目前,粵港澳三地已締結姊妹學校(園)1046對,已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教育和藝術發展聯盟、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教育與發展聯盟等學生交流平臺,打造了一批規模大、水平高、影響廣的品牌項目。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