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逆向融合促進共同成長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6月30日 09:44教育裝備網
融合教育是“十三五”教育部和福建省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泉州市各地積極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多元融合、各具特色的融合教育新局面。
一是立足校外教育平臺,構建特教逆向融合模式。依托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泉州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活動中心和附屬培蕾實驗幼兒園,并以這三個平臺為支點開啟特殊教育逆向融合的實踐與探索,將普校健全學生引進特殊教育學校,與殘疾學生共同學習生活。安排相應年級或年齡的健全學生與殘疾學生共同開展體育比賽、游戲、同臺演出等豐富的融合課程,形成雙向溝通交流,增進情感融合,消除歧視偏見,促進共同成長。目前已有30多萬人次中小學生參加融合教育實踐,走出了一條普特融合、殘健互滲的新路子,為推進正向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建設普校融合試點,推動自閉癥融合教育實踐。聯合七部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泉州市自閉癥等殘疾兒童少年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依法招收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入學。從自閉癥生數、學校布點、學段、基地校條件、辦學經驗等因素出發考慮,建立了22個普通學校(園)融合教育試點校(園),爭取為每個融合教育試點校(園)配備1至2名專職特教教師、市縣財政每年安排20萬元專項經費予以支持;要求每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配備1至3名專(兼)職巡回指導教師等,讓自閉癥等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更好的教育。
三是著手基地校建設,提高隨班就讀融合教育質量。綜合考慮便利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各種因素,率先在全省開展隨班就讀基地校建設,加強特教師資配備,按照高標準嚴要求在基地校建設26間資源教室,以此輻射該校片區內的所有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同時,為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設計既融合又相對獨立的課程,讓他們得到充分的康復教育。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