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賦能,讓教育更精彩——數字教育發展與評價平行會議觀察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5年05月19日 09:55教育裝備網
“智能時代,如何構建新的教學范式、教學內容和教育治理體系?”5月15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數字教育發展與評價”平行會議舉行,中國教科院院長李永智一開場就開宗明義拋出了這個問題。
會議上,中外嘉賓為數字技術如何推動教育發展與評價貢獻真知灼見。
趨勢
“今年春節我回老家,我的父母一定要在手機上安裝某購物軟件,他們從上面買到了物美價廉的橙子。”中國教科院數字教育研究所所長曹培杰分享的一段經歷,讓不少參會者會心點頭。
“購物平臺讓農村老人足不出戶也能買遍全球,推動了經濟的數字化轉型,那么數字教育平臺也必然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曹培杰表示。
從多國嘉賓的主旨報告中,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全球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趨勢。
伊朗于2024年發布國家人工智能文件,在推動治理、夯實科研基礎以及教育、衛生、安全、環境、文化等領域起到關鍵促進作用;在斯洛文尼亞,研究發現90%的教師知道人工智能,并有四分之三的教師認為人工智能將會改變教育……
“我們看到,學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克服學習難點,教師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課堂、改進教學。”經合組織(OECD)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副主任斯蒂芬·文森特-蘭克林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一定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教與學。
應變
與會者從不同角度分享探索經驗。
“Mad for AI,翻譯成漢語意思就是‘為人工智能而瘋狂’,這是我們面向高中生開展的人工智能興趣班。”西班牙國家研究理事會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長菲利普·瑪尼亞介紹,西班牙通過在中學開展興趣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知識等,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讓數據為每一個不可預見的成長賦能。”湖北省教科院副院長王一凡介紹,湖北省推動中小學生全面發展評價改革,構建了旨在支持個體順性發展、學校效能提升與區域系統協同的綜合性評價網絡。
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吳飛介紹,2024年,浙江大學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成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課。學校還通過出版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教材、培訓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師資等方式,讓課程真正落地。
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局長楊珺則帶來區域經驗。南山區從素養筑基、教學變革、生態匯創、機制護航四方面,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規模化普及。
現場聆聽,教育科技企業洋蔥學園負責人王斌有所領悟:“AI賦能教育評價的關鍵不是考什么,而是如何讓每個孩子被看見。”
聚力
“磁懸浮列車為什么可以懸浮?”視頻中,學生向人工智能助手提問后,很快得到了答案。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展示了教師如何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開展教學。”李永智說。會上發布的“中小學科學教育智能導師”原型,讓人眼前一亮。
該原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大研發項目支持,中國教科院牽頭,科大訊飛、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依托國產大模型開發。
集多方合力形成的成果不止于此。會上,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GDEI)國際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是由中國教科院研制推出的綜合性評價指數,評估各國數字教育整體發展水平。此次成立委員會,意味著該指數相關研究有了更強大的智囊團。
中國教科院教育統計分析研究所副所長祝新宇說:“此次大會發布的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2025基于多模態證據評價,國家更多、指標更全,將為智能時代的全球數字教育變革提供有力參考。”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