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薄弱處著力——安徽界首一所農村學校學生回流的密碼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2月01日 09:32教育裝備網
“外面太冷了,先到我們的辦公室歇息一下,暖和暖和。”在安徽省界首市靳寨中心學校教師戴恒的辦公室,一股暖風伴隨著一縷花香撲面而來。戴恒告訴記者,以前的辦公室天花板都能掉渣子,地面也沒有地板磚,更沒有空調,冬天冷,夏天熱,“現在辦公條件好多了,在學校都不愿意回家。”和戴恒一樣,靳寨中心學校不少師生均在親身感受中見證著學校一點一滴的變化。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剛剛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靳寨中心學校就面臨著學生外流進城就讀的問題。“沒有學生,學校也就沒了。”2019年剛剛調整到靳寨中心學校擔任校長的胡祥面臨著很大壓力。
如何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針對農村學校“弱”的問題,2019年,界首市實施農村學校內涵提升工程,投入2.14億元用于8所農村學校建設,新建教學樓、宿舍樓、教師周轉房,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靳寨中心學校被納入農村學校內涵提升計劃第一批項目,這讓胡祥看到了發展的曙光。
“以前的籃球場是水泥地,學生在打籃球時容易摔傷,現在是硅PU籃球場地,和城區學校一樣。”從2019年到2020年,界首市教育局先后為靳寨中心學校投入201萬元,改善了學校運動場。“2021年春季,還將投入150萬元進行操場改造,自然草皮、塑膠跑道,那時我們的學校會更美麗。”胡祥說著,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靳寨中心學校的變化是界首市農村學校內涵提升計劃成果的縮影。“我們已經謀劃好了內涵提升第二批項目,2023年全面完成農村學校內涵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滿足優質均衡發展的要求。”界首市教育局項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內涵提升項目在提升學校硬件條件的同時,也倒逼著學校管理者們思考學校未來的發展定位和方向。
“咱們的學生大多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家長要到工廠上班,沒法接送孩子上學,如果把孩子送到城里讀書,家長不但麻煩,還會增加額外經濟負擔。如果我們讓孩子在家門口的學校里就能住好、吃好、學好,豈不是給老百姓辦了件好事?”經過校內討論、學生家訪后,靳寨中心學校班子達成一致共識——辦一所讓老百姓滿意的寄宿制學校。
怎樣讓學生住好?2020年,一座能容納240名學生住宿的女生公寓投入使用,改善了寄宿生住宿條件。學校加強宿舍管理,狠抓學生習慣養成,開展最美寢室評比,把學生宿舍建成有溫度的“大家”。
怎么讓學生吃好?學校成立家長膳食委員會,讓家長參與食堂管理;實行領導班子陪餐制,保障食品安全,讓學生吃飽、吃好。
怎樣讓學生學好?學校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學校的“三惜園”不僅可以供學生散步、讀書,還成為學校環境育人的標志;加強教研力度,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向課堂要質量;扎實開展課后服務,少年宮里剪紙、繪畫、書法等活動有序開展;改革教師、學生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內涵提升工程成效立顯,靳寨中心學校學生持續回流,2019年秋季學期學生數達到478名,2020年秋季學期更是突破500人。“還有更好的消息,我們還要與界首七中進行集團化辦學,集團內教師交流,進行聯合教研,提高我們學校的辦學質量。”胡祥說。
近年來,界首市制定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正在全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力爭到2023年,在前期集團化辦學試點的基礎上,以城區優質品牌學校為龍頭,組建一批教育集團,通過理念共識、課程共建、資源共享、品牌共創、成果共享,整體提升區域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