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小學:推進問題導學課堂 引導學生愛上作業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2月01日 09:25教育裝備網
這是一所書香四溢的校園,這是一方放飛理想的沃土,這里是學生的樂園,是教師的舞臺,是生命與生命對話的殿堂。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小學成立于2005年6月,歷經十五載砥礪耕耘而弦歌不輟,灑下一路芬芳。學校現有班級44個,在校生1869人,在職教師103人,其中研究生學歷6人,擁有山東省優秀班主任2名、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名、濟南市優秀教師2名。學校以“樂天·養正”為辦學理念,以“做眼中有人有溫度的生命教育”為辦學總目標,辛勤耕耘。學校先后被評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陽光排舞進校園五星級示范學校”“安全教育實驗區全國示范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濟南市首批新優學校”“濟南市首批家長學校示范校”等各級各類榮譽稱號。改變,在這里真實發生。
思索——問渠那得清如許
學校身處大學城居民安置小區,生源主要來自小區內居民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幼小銜接的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素質的不均衡,這一系列問題帶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極大的考驗。如何搭建提升教學質量的平臺?如何筑牢學生終身受益的學業基礎?如何辦出人民滿意的學校?為此,學校多方討論、探索。2017年以來,教導處針對各班級作業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先后開展了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作業情況調研會,結合學校倡導的“問題導學課堂”理念,廣大教師認識到,實現“減負提質”的工作目標,實施作業變革是重要措施之一。于是,一場關于學生作業改革的歷程拉開了帷幕。
實踐——山高自有客行路
確定目標,聚焦問題:為什么改?怎么改?改了之后的效果怎么樣?為此,教導處組織各學科通過抽樣問卷調查、走訪調查等方式,分別從學生對作業的態度、完成作業的時間、喜歡作業的類型、完成作業的效果等方面了解學生作業問題背后的原因。同時發現學科作業在量的把握、難易程度的精準以及分層設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之處。教導處梳理、匯總諸多困惑,鼓勵大家各抒己見,在交流碰撞中尋求作業設計與評價的有效策略,形成了“教師有辦法,班級有特色”的典型做法。
收獲——借力東風好揚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學習、反思、交流,教導處組織各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定期在集體備課時間增設“什么是好作業”的教師主題討論。教師們從實際教學目標和內容出發,進一步明確“作業和教學是互補的關系,而不是簡單地完成教學上達不成的目標”要求,集體研討有效的作業設計思路,形成典型課例,進行學習借鑒推廣。
作業設計改革圍繞著“問題導學課堂”,從課前自主學習指導、課中合作探究、課后鞏固提升、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展開,注重體現學科特色。語文、數學、英語各學科率先實現作業設計改革,分別就課前、課中、課后各教學階段確立了適合本學科學習和學生發展的規定作業,“問題導學課堂”效果凸顯。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學校教研部結合實際,組織骨干教師分別就單元目標、階段性目標進行詳細解讀,圍繞各階段教學目標對作業設計進行智慧升級,開展了“走進秋天”“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等系列主題類作業方式的探索與實踐,并結合學科教學活動,實現了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此外,各學科作業設計均遵循“基礎達標+彈性發展”的設計原則,優化設計作業評價機制,精準對標不同程度的學生,讓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發展。作業評價改革充分發揮診斷性與激勵性相結合、結果性與過程性相結合的評價功能,嘗試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真正實現教師、學生、家長的攜手共進,打造學校、家庭、社會的協同育人。
追尋——長風破浪會有時
通過近年來持之以恒的改革創新,學校積極探索實踐“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以“課前自主學習指導、課中合作探究、課后鞏固提升”等環節為主形成的新作業體系基本成熟,語文課前助學卡和自主學習單、數學星級作業單、英語同步分層過關卡等,成為“品牌作業”。更為可喜的是,廣大學生對作業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被動應付作業到主動要求,學研結合,綜合發展,引導學生“愛上作業”的目標基本實現。2020年11月,學校召開了長清區作業改革現場會,作業改革成果得到與會專家領導的高度評價,學習借鑒者紛至沓來。
一路風雨陽光,一路擊節而歌。樂天小學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努力實現“教育,讓長清更具魅力”的愿景,播灑關愛的教育夢,編織七彩的童年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