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時代國際學生教育管理體系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1月25日 09:43教育裝備網
來華留學事業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進一步深化改革,招收和培養優秀國際學生,促進中外青年共同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人才支撐,是來華留學事業新的時代使命。
清華大學于2016年全面改革留學生管理體制,推行中外學生在招生、培養和學位方面的趨同融合,設立國際學生學者中心,實現國際學生管理服務的專業化、國際化。經過五年的改革實踐,學校構建起一個符合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要求的國際學生教育管理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制定實施全球戰略,引領學校全面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作為學校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戰略明確了建設世界頂尖大學的目標定位,對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現代大學治理等提出了改革方向和發展路徑,通過整合學校國際交流合作資源,促進內涵發展,持續增強服務國家、貢獻世界的能力。全球戰略確定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加強國際學生招收和培養工作,構建卓越的全球多元學生群體,提升國際學生教育管理水平,促進中外學生的交流融合與共同發展。
二是將國際學生教育進一步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推行中外學生在招生、培養和學位方面的趨同融合。將國際學生招生、培養、獎助學金等管理職能歸口至教育教學部門,推行“申請—審核”制,招收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秀國際學生。堅持保證質量、一視同仁,將國際學生教學計劃納入學校總體教學計劃,推進培養全過程趨同管理。促進中外學生全學程融合發展,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創新國際化培養模式,與世界一流大學深度合作,建設同時面向中外學生、統一培養標準、合作授予學位的國際教育項目。截至2020年,學校開設29個全英文講授研究生學位項目,54個聯合培養雙授聯授研究生學位項目。探索國際學生培養新載體,構建國際學生入學教育體系,切實加強中國法律法規、校紀校規、國情校情、文化傳統以及安全穩定等方面的教育。從2017年起,開展為期三周的國際新生拓展營,作為必修課程納入國際本科生的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包括體能訓練與團隊建設、中國語言與文化、入學教育專題講座以及中外學生團隊活動,在構建入學教育體系、傳承中國文化和清華精神、健全輔導工作模式等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三是建設國際學生工作體系,為國際學生學業及成長發展提供輔導支撐。
將國際學生工作全面融入學校學生工作體系,制定《關于完善國際學生工作體系的若干意見》,以“趨同與差異化管理相結合,融合發展,全面提高”的理念為指導,形成以國際處、學生部、研究生工作部為業務指導部門,以院系學生工作隊伍為依托,覆蓋全體國際學生的工作體系和協同工作機制,建立完善了國際學生輔導體系。將國際學生納入學生發展支持體系,各發展支持部門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就業指導、學習與全球勝任力發展等部門的專業服務能力為國際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國際學生的教育質量和生活體驗,也促進了各部門國際化工作能力的提升,取得了“教”與“學”雙贏的效果。
四是成立國際學生學者中心,加強適應國際學生學者多元文化背景的管理與服務。
作為落實國際學生管理機制改革的重要依托,國際學生學者中心承載著國際學生工作的校內協調和兜底職責,主要承擔三方面職能。一是涉外管理與服務。國際學生學者中心作為職能部門歸口管理國際學生學者涉外事務及與上級涉外部門溝通聯絡,為國際學生學者提供包括涉外法律政策、出入境簽證手續、醫療保險、獎學金、工作學習、住宿生活等方面管理服務。作為主責單位協調校內有關部門為國際學生提供包括心理咨詢、就業指導、校友聯絡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全方位的管理服務。二是多元文化家園和國際文化中心。中心整合學校內外資訊和資源,為國際學生學者在校期間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社交提供豐富的信息導引與資源支撐,幫助國際學生學者融入校園生活。中心是中外學生學者建立友誼的平臺與橋梁,是全球多元文化社區,是國際學生學者的“溫馨家園”。中心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支持發展多元學生社團組織和學者俱樂部。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積極鼓勵國際學生加入。中外學生通過各類學生組織和社團、校園文化活動,增進了解、加深友誼,是學校促進構建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國際文化中心。三是培育中國根基和傳承清華精神。學校建設了由“中國哲學”“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建筑史”等18門課程組成的中國概況課題組,從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社會、價值觀、建筑、傳統藝術、國家治理等多維度介紹國情概況。組織“中國根基、清華精神”系列講座,以多種形式開展文化體驗學習活動,讓國際學生從多視角洞察中國,培養知華、友華、愛華的優秀青年。
清華大學的創新實踐證明,改革顯著提升了國際學生生源質量與文化多樣性,促進了中外學生交流融合、互學互鑒,實現了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國際化校園。國際學生成為清華園行走的風景線。改革提高了學校管理和服務的國際化水平,形成了全校協調配合、保障有力的國際學生管理服務工作新機制。改革進一步優化了學校資源配置,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促進了學校內涵式發展。改革提升了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質量,為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的轉型升級作出了有益嘗試。
(作者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