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給幼兒高質量的生活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1月25日 09:32教育裝備網
去幼兒園調研,我發現,許多幼兒園一直存在這樣的問題:進餐環節,教師把進餐速度快慢作為評價幼兒的標準。又如喝水,除了語言提醒、環創提示等,教師很少研究幼兒到底喝多少水合適、怎樣讓幼兒自覺喝水。再如盥洗,教師經常提醒幼兒洗手,但并非所有幼兒都能很好地執行“七步洗手法”。
總體來看,幼兒園的生活活動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理念與行動不統一導致生活活動被弱化
幼兒園生活活動,問題在哪兒?
首先是教育理念不落地。“一日生活皆課程”,這是每位教師都熟知且掛在嘴邊的話,但就是這種“自認為懂得”,極易造成自我蒙蔽。筆者曾在一所幼兒園設置了一個情境活動,午餐時間,園長通知全園教師帶飯到會議室集合。大家以為要聚餐,歡聲笑語,一片熱鬧。園長一句話讓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別說話,趕緊吃!”大家面面相覷,有兩位教師竊竊私語:“園長要干嗎?”沒想到被批評:“你倆不要說話!”很快,有人吃完了,園長說:“吃完的到這里來,沒吃完的快點兒。”大家趕緊將飯扒到嘴里。
上面的場景和很多幼兒園的進餐環節是不是很相似?隨后,園長又問了一連串問題:剛才的飯吃得舒服嗎?吃飯時聽到催促是什么感受?你在組織幼兒進餐時也用類似的語言嗎?幼兒會有什么感受?還有哪些生活環節存在類似問題?大家恍然大悟。
其次是生活作息制度不合理。有的幼兒園一日作息安排固定統一,而且盥洗、如廁和喝水等環節時間很短,一般在5—10分鐘。和大塊的游戲時間相比,生活活動更像是過渡和邊緣環節。
就像電影《看上去很美》里的情節,教師嚴格按照規定時間組織生活活動,幼兒缺少自主性,即使有的幼兒不想如廁也要去,因為上課就不能去了。很少有教師思考制度層面的問題,只是機械重復,導致生活活動質量不高。
再其次是研究反思不深入。翻看很多幼兒園的研訓資料會發現,主題和內容廣、多、雜,其中不乏對生活環節的教研,但多浮于表面。比如自主取餐,怎樣設置路線能減少等待時間;餐前餐后的自我服務蘊含哪些教育價值……這些都不是一次或幾次教研就能解決的。如果只設置諸多教研活動,卻不關注質量,很難讓教師形成系統經驗。
將放手理念貫穿于生活活動
放手讓幼兒自己做,這不是新話題。近年來隨著自主游戲的開展,多數教師都知道并能夠做到游戲中的放手。那么一日在園的其他活動呢?能不能也做到放手?很多時候,教師并非不知道放手對幼兒的意義,但忙著忙著就自己上手了,他們覺得這樣效率更高。
要通過深度教研讓大家意識到,“管住口、管住手、睜大眼”的理念,也要用于生活環節的組織與實施。將以往教師的管理者角色轉變為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將幼兒生活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羅列出來,逐一分析。通過觀察、記錄幼兒的言行,不斷反思和調整支持策略,再觀察、再實踐、再反思。
同時,加強家園共育,取得家長的支持。將幼兒在園的行為及教師的策略及時與家長溝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教師和家長“懶”一點兒,在放手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增強同伴間互助,助推幼兒社會性發展,讓幼兒多一些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索的機會。
將碎片化生活活動化零為整
在許多幼兒園,我們感受到的是教師的忙碌、疲憊,還有幼兒的等待和沖突。教育需要慢一點兒。幼兒園要從一日活動安排的根源上尋找問題,打破固有的、僵化的一日作息安排,找出碎片時間加以整合,化零為整。
可以將生活環節和游戲、集體教學等融合。比如盥洗、如廁、喝水、餐點等環節都可以與區域游戲整合,定好規則后,幼兒可以根據需要,自主安排如廁、喝水、取食餐點的時間。餐前、餐后的集體服務內容,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午睡環節也是如此。科學調整作息安排,可以減少幼兒無謂的等待和教師無謂的負擔,有效提高生活活動質量。
讓教師和幼兒都慢下來,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去游戲、探索、交流和交往,讓教師有時間、有精力觀察和記錄幼兒在生活、游戲和學習中產生的好奇心和問題意識,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發生,同時也有助于幼兒良好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教師只有在充分陪伴幼兒、觀察解讀幼兒的過程中,才能享受到職業幸福感,實現自身價值。
將生活活動與其他活動整合
生活環節的教育價值,一日作息時間的合理安排,教師在生活活動中的角色定位等,都是當前幼兒園生活中值得探究的實際問題。將這些問題作為課題進行深度研究,至少要持續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只有這樣,教師的教育理念與行為才能真正轉變。
幼兒園教育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游戲、教學和生活。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教學是知識傳授的主要途徑,生活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曾說過,生活是綜合性的活動,是沒有邊界的,是整體的,在生活中學習就是綜合的學習,就是整體的學習。生活是課程的基礎、來源、出發點,生活也是課程的進程。
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園有充分的機會,開展對幼兒生活問題的研究。但與此同時,幼兒園必須認識到,生活活動與游戲、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可以將生活活動與其他活動進行整合、研究。只有當教師真正將幼兒的一日活動當成整體,才不會出現生活活動被弱化的現象。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教育和體育局)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