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建設更多卓越縣中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2年04月07日 09:24教育裝備網
近日,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甘肅會寧,因其不“塌陷”的縣域普通高中——會寧一中被列入甘肅“卓越高中建設方案”,引發媒體報道和社會熱議。
耕讀傳家的社會觀念彰顯會寧人民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會寧重視教育的家庭傳統,體現為對高教育成就獲得者的美譽和傳頌。強烈自發的“苦讀”精神是會寧一中學子典型的社會畫像,而學校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創新,以及地方政府有針對性的條件保障,都為我們深入思考如何進一步完善家校協同育人機制,振興縣中,提供了有益啟示。
振興縣中需要重新喚醒家庭重教傳統,平衡好家庭生計和子女教育需求。今天,兒童青少年或許不再被視為家庭勞動力的補充,但子女教育和家庭生計的平衡,依然是檢驗家庭是否真正重視子女教育的試金石。相關調查顯示,在人口流出集中地的縣中,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缺失已成為校長和教師們頻繁提及的問題。沒有父母的直接有效監管,哪怕是在高中階段的農村青少年,也難以堅持認真學習。可是,放下在流入地城市的生計,對于很多以勞務收入為主的農村流動家庭,特別是對子女高考升學沒有信心和適當期待的家庭來說,依然是不太可能的選擇。指導農村家庭,特別是學業處境較為不利的青少年家庭,合理規劃家庭中學齡人口的教育生涯,延遲增收期待,依然是必要的。
振興縣中需要喚醒和強化縣中學子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有調查和案例研究顯示,缺乏人生目標,沒有學習動力是不少高中生們普遍面臨的困惑,尤以普通縣中的學子為甚。如何平衡好“豐盈人生”和“大學夢”“名校情結”的關系,也是擺在全體縣中學子和世界范圍內的高中生面前的共同話題。不少就讀于非重點高中的青少年,在“唯升學”觀念主導的環境中被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視為失敗者,這容易使他們不再寄希望于知識改變命運。但令人欣喜的是,有一批卓越縣中,不斷發掘和提升學生們知識性學習外的個人興趣,豐富他們的學習和人生發展目標。
振興縣中更需要高中學校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創新。多年以前,以高升學率聞名,引發轟轟烈烈的城市里孩子熱衷于到縣中求學的情況,一度被視為“縣中現象”。近年來,以優秀生源和優秀師資不斷流失、高考升學水平不斷下降為主要特征的“縣中衰落”現象,在部分區縣具有典型性,在個別省區具有代表性,在全國一度呈現蔓延之勢。廣大縣中需要更加深入學習國家高中多樣化發展戰略,順應新課改、高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新趨勢,學習他人在教研、教學、學生發展指導、分層教學等方面的創新探索經驗。在教育教學上,重視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鼓勵和保障教師的教學自主性。超越“把一個班當一個人教”的做法,嘗試和總結“把一個人當一個班教”的個性化教學。教師少講、學生多做。抓住課程改革這一根本,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是深化縣中高中教育改革、提升縣域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信心的重要經驗。
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針對性的條件保障是振興縣中的必由之路。大力夯實高中教師隊伍這一“教育第一資源”的發展基礎。通過富有吸引力的住房和生活補貼吸引免費師范生和高水平大學畢業生,針對性運用在地化師資培養策略,降低青年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的流失率。在教育治理上持續改進,發揮好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功能,大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縣中振興。有理由相信,會寧一中不會是孤本,一定還有一批類似的卓越縣中,需要我們更好地研究、分析和總結它們圍繞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學生發展指導,以及促進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