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碎片化學習構建教師培訓新樣態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3月26日 13:44教育裝備網
隨著數字閱讀成為逐漸流行的閱讀方式,基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碎片化學習時代已悄然而至。教師培訓如何打破固有模式,構建適應碎片化學習時代的教師培訓新樣態,提高培訓實效,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當下的教師培訓,大多采用集中課堂學習的方式,即把教師集中起來,聘請一些專家、名師集中授課。這種內容統一、形式確定、地點固定、交往單一的教師培訓,有利于把專家、名師的理論和經驗較為系統全面地傳授給受訓教師,但因忽視了教師的學習特點,往往效率不高。
與集中學習方式相比,基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碎片化學習,對于教師培訓來說具有許多明顯優勢。一是教師可以根據個性需求和價值偏好,選擇不同的自媒體平臺,自由、靈活、便捷地獲取能滿足自己學習需求的知識,有助于快速解決問題;二是教師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實現隨時隨地學習,讓教師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機融為一體;三是教師可以基于技術算法,圍繞某一主題持續深入學習,促進個性化發展;四是教師可以在不同平臺學習,找到興趣相同、境遇相似的學習者,組成非正式的學習共同體,相互激勵、共同成長。
對于教師培訓,重要的不是為教師提供了什么,而是教師通過培訓改變了什么。因此,我們要圍繞教師專業成長,積極思考、主動作為,改進現有教師培訓模式,不斷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建立起適合碎片化學習時代的教師培訓新樣態。在培訓方式上,要充分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構建適合教師隨時隨地學習的碎片化在線學習平臺,并利用技術算法實現個性化推薦。在線學習平臺建設不是將線下資源全部搬到線上,也不是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完全模仿,而是結合碎片化學習的特點,方便教師隨時獲取學習資源,自主控制學習時間和學習進程。平臺建設要致力于提高用戶黏性和教師的學習專注力。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深度算法,及時分析教師的個性化學習習慣,對教師原有的個體知識與經驗進行推演,向教師推送與其個性學習需求高度關聯的知識與信息,使其與教師已有的知識體系對接,幫助教師圍繞目標和任務,對獲取的碎片化知識進行創造性重構,從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培訓內容上,要充分利用碎片化學習的優勢,把系統性、整體性知識“切割”成碎片化知識,滿足教師隨時隨地學習的需要。教師學習不同于學生學習,會自覺不自覺地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對許多教師來說,并不在意能否系統掌握教育理論和名師經驗,“有用”才是他們愿意主動學習的最直接價值判斷。通過將培訓學習內容合理分解,形成適合碎片化閱讀、可供在碎片化時間內完成的任務片段,如微課、微視頻、短音頻、漫畫、圖像、動畫、圖表等,供教師自主選擇接受,從而適應教師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學習價值取向。
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優勢,打造社群化學習共同體,讓興趣相同、境遇相似的學習者聚在一起。借助手機等移動終端,可以根據教師自身學習興趣和問題關注偏好,讓有共同興趣、任務的教師組成社群,成員之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通過互動、分享、生成完成學習任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建立基于社群化學習共同體的培訓評價機制,專家、名師入群即時點評,群體教師之間點贊、交流,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動,將極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教師也可以依據不同的學習任務,同時與不同群體的教師建立聯系,通過凝聚不同群體智慧以解決自身的實際問題。
(作者系甘肅省岷縣教育局副局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