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好的教育規劃要心中有人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1年03月16日 14:48教育裝備網
編者按: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明確提出“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擘畫出中國教育的藍圖。教育發展,規劃先行。目前,各級政府及各類教育正在緊鑼密鼓制定“十四五”教育規劃。怎樣才是一份好的教育規劃?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后發展地區又該如何因地制宜謀教育發展?從本期開始,我們刊發系列評論,聚焦如何高質量編制教育“十四五”規劃。
在全國制定“十四五”教育規劃之際,各級政府及各類教育也在制定“十四五”教育規劃。怎樣才是一份好的規劃?除了大的方向正確,還可以從專業的角度加以評價。
為了說明什么是好的規劃,不妨從過去各地和各類教育規劃常出現的問題說起。一是簡單地把上面的規劃轉抄一下,沒有聯系當地實際,也不能解決當地的問題,做一個縮微版的規劃了事。二是沒有弄清自己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規劃中的用詞處于云霧繚繞之中,不知所指。三是過于宏觀,喜歡用大詞、套話,立足點和出發點未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育人為本和教育的需求、特點和原則。四是規劃過程缺乏具體教育當事人參與,僅是少數文秘閉門造車的文本,未經過各方面的討論,與實際工作脫節。五是泛泛而談,缺乏具體的、有效的、可行的落實措施、機制與方案,開口閉口“構建體系”,無法檢驗檢測實施情況。六是追求面面俱到,平均發力,口號雷同,“只耘田,不插秧”,能生成什么樣的教育無法判別。七是文字、詞句不過關。
要想制定好規劃,就要盡可能消除或減少上述問題。即便是沒有上述問題的規劃,依然只是一份合格的規劃。要讓規劃真的好起來,還需要看到更多深層次、專業性的問題。例如,建立和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大趨勢,也是中央政策一貫的精神。一些地方在做規劃的時候,卻列出要建多少所龍頭或示范幼兒園。這樣的規劃是不是在強化新的不均衡和不平等呢?政府職責是保底,把每一所幼兒園辦好。設置龍頭或示范幼兒園,或將幼兒園分級發展列入規劃,本身暴露出深層次隱性問題的存在。好規劃需要將各方面政策吃透,使所制定的規劃能更有效地實施和落實政策。
好的規劃還需要對運行與實施規劃的主體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一般而言,管理權力集中度越高的政府,在工作中對規劃的依賴程度越高,所以規劃前需要對政府的權限范圍做清晰的界定,不要在政府權限范圍之外做規劃。事實上,不同地區的政府管理權力集中程度不同,政府與社會其他主體的關系也不同。制定教育規劃需要考慮當地的實際,并盡可能用好財政資源撬動社會資源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主體參與教育,增加教育的多樣性。
在一些地方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盡管提高某類大學的升學率一般不在政府的職責范圍,可是當地政府還是希望有更高的升學率顯示自己的政績,便在規劃中的資源分配和相關安排上鼓勵片面追求升學,導致教師工作和學生學業負擔增加。當偏頗的績效追求凌駕于教育規律之上,學校和教師的專業自主性和尊嚴自然受到傷害。
類似的問題還表現在當下過量存在的培訓機構,這與規劃中對學校均衡發展的規劃與實施力度不足有關。由于規劃中對政府實施均衡發展的責任未能盡足,導致或加劇“城里擠,鄉下空”。教學演變為廉價的、大批量的單一方式,學校淪為教育工廠,大班大校而不關注教育品質,這背離了教育的基本目標與原則。此類現象往深里追究都與當地的教育發展規劃制定不合理直接相關。如果當地在規劃中很好地落實小班小校,一視同仁對待不同高中,形成良性教育生態,上述相關問題就會大大減少。
系統提升規劃的質量需要深入認識規劃的基本要素。一是目標明確,不少人常常將過程當作目標,寫得很長又不明晰聚焦。“十四五”全國教育規劃的目標就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分散就無所適從。二是明確當地“十四五”期間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各地的情況不一樣,主要問題就不一樣,所制定的規劃一定要落在現狀與目標的區域里,精心篩選適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解決路徑與方式方法。三是善用機制,措施有效。例如某些國家政府一方面通過鼓勵學生選擇、促進學校間競爭來提高教育質量;另一方面讓各類學校平等獲得財政性教育資源。各個地方都可以找到適當的機制運用在特定時段的教育規劃,提高財政經費的教育績效,提高教育的質量與效率。
提高規劃專業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需要建立在政府決策科學化的基礎上。在規劃制定前全面深入調查是提高專業性的前提,每一個數據,每一個表述都需要經得起推敲。在規劃制定的每個環節都需要通過規范的程序,不回避問題,對準真問題,并拿得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制定規劃的時候還需要看到規劃之外的各種影響因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更多關注入學率、教育結構、教育的內部效益和外部效益。隨后,各國教育的重心逐漸下降,更多關注學校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深入做學校管理與教學的研究,并進而將重心又降到了學生學習。所以,現在制定教育規劃時,有必要了解整個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明確規劃要為核心目標服務,指向人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與其他各類規劃不同,不少地方的教育規劃常見問題是將教育規劃簡單等同于其他規劃,重硬輕軟、重物輕人。教育規劃需要把握教育實質和主體,心中要有人。簡而言之就是要找到當地人的成長發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充分整合、利用當地資源去解決,打通當地人民通過教育走向更加幸福生活的通道。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