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具有鮮明農科特色的“領航體系”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6月08日 10:01教育裝備網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要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并就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作出明確指導。這是對高等農業教育教學規律的再認識,是對農業大學辦學方向的再明晰,對農業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再聚焦,是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再明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準確把握課程思政總體要求和農科專業學科特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把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統一,以課程思政建設體制機制為保障,以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為核心,以隊伍建設為關鍵,設計具有西農特色的課程思政“領航體系”,形成了“思政課+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的思政教育新體系,建設與農業大學使命擔當相統一的大思政格局,努力培養新時代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課程思政建設“精確導航”。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為雙組長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課程思政協同研究中心,從政策支持、條件保障、課程建設等方面加強領導,統籌協調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將課程思政建設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卓越農林創新人才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實施“思政鑄魂行動計劃”,出臺“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真正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
著力課程體系建設,為課程思政建設“精準引航”。學校始終堅持把思政理念整體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常態化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和課程思政建設”等主題活動,以項目立項形式,打造具有西農特色的課程思政示范課256門,涵蓋通識類課程、學科類課程和實踐課程3種類型,覆蓋全校67個本科專業;打造了一批接地氣、有成效的特色實踐思政課,延伸課程思政教育鏈。開展“秦嶺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場站教學功能提升工程,規劃建設一批實踐教學項目,打造實踐育人“金課”,創建新時代實踐育人大課堂。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為課程思政建設“長距護航”。學校堅持以轉變教師觀念和提升教師能力為核心任務,激發課程思政建設新活力。一是內外結合“引智”。選拔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和思政課教師開展校外學習交流,邀請知名高校專家來校開展課程思政培訓。二是組建培訓團隊“匯智”。常態化開展課程思政專題培訓、示范觀摩等活動,形成具有西農特色的培訓品牌。三是開展專題培訓“拓智”。在新教師入職培訓中增設“課程思政”培訓環節,舉辦名師工作坊、專題培訓課,開展“培訓進院系”活動。四是集體教學研究“借智”。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教學研討,集體備課,優化教學設計,推進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
注重典型示范引領,為課程思政建設“平穩續航”。學校通過表彰先進、強化宣傳等,積極營造“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課程思政建設氛圍。經過基層教學組織推薦、院系選拔、學校競賽等,評選課程思政“教學標兵”“教學能手”和“教學骨干”,打造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使課程思政成為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持續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把建好思政課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作為統籌“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實抓好,繼續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持續深入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和課程思政建設”主題活動,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西農智慧”和“西農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李興旺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