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構建思政課全課程支持體系和教師一體化備課機制,加強實踐教學
http://www.prostar-power.com2020年04月17日 09:38教育裝備網
“在南開大學,通過參觀體驗、探訪研學,了解周恩來總理的事跡,讓我真切感受到愛國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它已成為我肩上的責任。”談起在南開大學參加思政實踐課,天津市海河中學學生孫培堯感到收獲頗豐。
一年來,在不斷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工作中,天津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構建“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一體化育人格局,取得顯著成效。
課程建設一體化:
小學生聽大學教師講課
對天津大學思政課教師欒淳鈺和天津市河西區平山道小學教師羅楊來說,“共講一堂課”是從未有過的教學體驗;對課堂上30余名五年級學生來說,這更是新鮮事。
“這節課我們從寫‘人’字開始……”課程伊始,羅楊帶領學生們寫下“追”“夢”“人”3個字,并請大家說出自己的夢想。羅楊告訴學生,要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之中,做一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好公民。隨后,欒淳鈺接過話題:“大家知道‘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幾個詞來自哪里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們齊聲回答……
這堂思政課,是天津大學和平山道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結對共建的成果之一。兩校教師在教案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據了解,為了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天津在全市范圍內建立跨學段協同機制,每所學校至少與一所跨學段學校簽約共建,聯合開展課程開發、教學研究等。
一年里,天津各校紛紛行動起來:天津師范大學與天津中學簽訂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協議;天津外國語大學聯合和平區岳陽道小學、薊州區前牛宮村小學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基地;南開大學與天津市海河中學協同共建,聯合開展“普高融通”研究……
為此,天津市專門投入2000萬元支持建設了10門“一校一品”思政選修品牌課、100門“課程思政”精品課程和100門中小學“學科德育”特色課,形成了覆蓋大中小學的全課程支持體系。
隊伍建設一體化:
各學段教師一起來備課
“與高中階段相比,‘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要凸顯對學生歷史思辨能力的培養,注重史料引用,增強學生認同感,以認同感為基礎,延伸至使命擔當的培養。”在“天津市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舉辦的首場中學大學課程銜接集體備課會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教師王曉霞的觀點引起在場教師的共鳴。
參加這場備課會的,不僅有南開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天津農學院等高校的思政課教師,還有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學、咸水沽一中、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學校等中學的思政課教師和歷史課教師。各學段教師能夠齊集一堂、深入交流,得益于2019年10月由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成立的“天津市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
一年來,天津堅持統籌融合,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一體化,設立了一批區校思政課協同中心,組建跨學段教研團隊,定期開展聯合集體備課;建設覆蓋大中小學的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和教學資源庫,將集體備課成果迅速推廣到全市;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跨學段互聽互看,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非常重要,相鄰學段集體備課是重要一環。建立大中小學一體化備課機制,定期召開大中小學備課會,增進交流,才能打破大中小學思政課銜接程度不足的局面,從而更好地講好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新華說。
課內課外一體化:
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真知
一年來,海河中學學生過得非常充實:參加天津大學“海棠節”,在天大藥學院開展“承續歷史淵源 為國共育英才”主題實踐活動;參觀南開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到南大歷史學院學習交流……目前,海河中學已與6所大學簽約,為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提供了高水平的思政教育資源。
“我們構建中學思政課‘普高同心五融’改革創新體系,堅持同頻共振,實現學校資源的融通,目的就是讓學生直觀感受國家發展成就,強化學生將個人發展融入中國夢的思想自覺。”海河中學黨委書記王秀文說。
天津將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將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結合起來,實施高校思政實踐學分和中小學實踐課堂制度,實現了社會實踐的課內外一體化。試點建設5門新時代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課,掛牌實踐教學基地45家,投入2000萬元建成天津海河教育園區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形成了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天津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天津開展主題教育,舉辦系列座談會,圍繞重大時間節點開展愛國主義、傳統文化、創新精神、志愿公益等學生教育活動2.6萬余次。目前,天津已初步構建起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格局。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